“反内卷”也是一次改革
7月1日,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之后,发改委、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相继采取相关措施治理“内卷”,推动行业竞争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近期,光伏协会、中钢协等多个行业协会举行相关座谈会、发布联合倡议,号召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再次指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社会各界围绕反“内卷”的讨论日益增多。
一、 深刻理解“反内卷”的宏观经济背景
1、通缩的压力及其危害
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始于大萧条,大萧条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通缩。通缩是一个比较艰难的宏观环境。T+0时刻的来料价格,到了T+1时刻就下降了。商品售价在下跌,库存也在贬值,企业毛利率会逐步下降,亏损的企业会逐渐增多,长此以往,不加干预,就业问题就会更加明显。总之,它会让信贷需求消失,让企业经营变得困难,让失业变得更加普遍。
当前PPI指数34个月负增长,GDP平减指数连续9个季度的负增长,国内经济面临显著的通缩风险。很显然,通缩风险是一定要治理的。这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反内卷”的核心宏观背景。
图1 当前国内经济存在通缩风险
数据来源:Wind。
2、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必需性
“内卷”为何要治理?核心在于它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没有效率提升的增长”,是一种“逐次、向下”的过度竞争,有时候还有无效内耗的表现,最终的结果是行业竞争失序,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经济资源的浪费。
此次国家把“反内卷”放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高度去部署。
那是什么力量在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呢?
过去部分地方上,“一哄而上”上项目,追风头、运动式的搞新兴产业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情况。
对于这一点,人民日报发文指出,“有部分地方政绩观错位的影响。有的地方盲目追风口、铺摊子、上项目,导致重复建设、产能增加;有的地方搞起“补贴竞赛”、打造“政策洼地”,制约了市场作用的有效发挥,导致资源错配;还有的地方对困难企业不当干预,造成低效产能、落后产能难以退出,加剧了恶性竞争。”
“盲目追风口、一哄而上上项目”、“招商引资竞赛”、“对困难企业不当干预”等地方政府的行为是过去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内卷加剧的重要原因。因此人民日报相关文章指出,“破除“内卷式”竞争,关键在于统筹好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
从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角度,我们比较容易理解,为何要把破除“内卷式”竞争和“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紧密相连。
3、部分战略性行业面临的困难
第三个背景在于,部分战略新兴行业面临较为严重的亏损。在行业供求失衡的局面下,企业有动力去开展价格战,走入一个囚徒困境,“越卷利润越低”,都想“剩者为王”。当行业陷入竞争失序,过度内卷的时候,需要政府等第三方力量来干预。这也是市场失灵的特征。这些现象集中体现在光伏行业、锂电池行业、电动车行业等。
表1 2021-2024锂电池和光伏供需失衡状况
数据来源:中信建投证券。
从“反内卷”政策提出的背景来看,“反内卷”既有短期的迫切问题的解决,也有长远和行为规范相关的改革内涵。此次“反内卷”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去产能”“涨价格”,还有长远的规范地方政府、企业等主体行为的改革的含义。
二、 关于“反内卷”的政策导向
1、政策表述梳理
表2 关于反内卷的政策表述
2、相关部门表态梳理
之后,发改委、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相继采取相关措施治理“内卷”,推动行业竞争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近期,光伏协会、中钢协等多个行业协会举行相关座谈会、发布联合倡议,号召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表3 相关部门、协会关于破除“内卷”的表态
注:嘉实财富整理。
从中央以及各个部门表态来看,这一次决心还是很大的,不用怀疑!
三、“反内卷”和2015年供给侧改革的异同
7月1日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将治理“内卷” 置于“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高度,旨在通过破除“内卷式” 竞争,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使各类生产要素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畅通流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和2015年底开始的“供给侧改革”相比,这一轮“反内卷”在政策上有一定相似之处。部分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行业亏损面过大等现象是需要治理,治理的手段可能不排除产能治理,甚至部分行业需要淘汰“落后产能”。
但,二者“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有明显不同。上一轮产能过剩问题主要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投资过热有关。 “去产能”、“去库存”也最终成为上一轮“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政策手段。当前,虽然部分行业仍面临产能过剩问题,但造成企业无序竞争的因素不局限于“产能过剩”。从中央财经委的政策导向来看,这一次治理的聚焦在“内卷式竞争”,要治理的是行为,根子上是要规范、约束和引导相关经济主体的竞争行为,包括地方上出现的“盲目上项目”和“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文提到,“反内卷”重点是:
“着力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乱象”
“着力整治政府采购招标乱象”
“着力整治地方招商引资乱象”、“明确鼓励和禁止行为”
也强调,要,“着力补齐法规制度短板。”
从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角度,我们比较容易理解,为何要把破除“内卷式”竞争和“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紧密相连。
图2 总书记关于“反内卷”的相关论述
图片来源:《求是》杂志。
因此,不应该简单地把“反内卷”理解为“去产能”。破除“内卷”在具体政策层面,既有短期的过剩产能治理、价格行为引导,也会有兼顾长远的、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纵深发展相关的改革措施,包括法律法规制度的调整和完善。长期来看, “反内卷”还会营造一种社会文化和风气,在追求卓越上着力,而不是拼消耗,拼时长,拼下限。可以预计,相比“供给侧改革”,“反内卷”最终涉及的行业和方面要更宽,影响将更为深远!因此,我们认为,“反内卷”将是一次改革!
重要声明: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接收人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不应被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载于本文的数据、信息源于市场公开信息或其他本公司认为可信赖的来源,但本公司并不就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本文转载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信息等,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场。本公司不保证本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文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文中涉及客户需求财富规划示例,提及的增值、生息、保障等仅为基于客户需求进行的概念分类,并非根据风险等级对产品/服务进行划分。分类仅供参考,不同的分类方法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不构成任何产品或服务的宣传推介,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亦不代表我司销售范围。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公司不保证投资者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投资者应充分考虑其风险承受能力、风险识别能力,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