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a.sort $} >> {$ data.subSort $} >> 外资私募的中国对策

外资私募的中国对策

2018-07-10来源:嘉实财富

作者:嘉实财富产品中心 王宫

 

导读:2018年上半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在近期A股难得的像样反弹中,中国市场又迎来两家国际资产管理巨头——桥水与元盛,至此获得备案的外资私募WFOE(WhollyForeign Owned Enterpris)已经达到13家。

 

20171月最早获批的富达利泰到刚刚取得资格的元盛与桥水,1年半的时间里已经有10家外资私募发行了自己的产品。尽管国际资管巨头们刻意的保持着低调谨慎,但依然引起了中国同行的侧目,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这些“洋私募”到底与国内的“土私募”有何不同,是否能在中国复杂而波动巨大的市场中立足发展?本文将带领大家掀开这些“洋私募”面纱的一角。

作为一家准金融机构,特别是具有良好血统的私募基金,合规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一环。但是对于这样的一个新生事物,无论是中国的监管当局还是这些外资WFOE都显得小心翼翼,这从WFOE引入的进度到产品备案的速度都可以看得出来。18个月批了13家,平均近1个半月批准一家,这与国内私募管理人备案相比缓慢了很多。产品备案方面,多数WFOE产品的备案时间都在2-4周,这相比于国内私募平均1周左右的备案时间也长了不少,说明中间增加了很多沟通反馈的环节。

除了合规的细节之外,对外资私募的投资范围限制也更加严格,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WFOE只能投资国内市场,包括A股、债券和期货市场,暂时还不能投资外资更擅长的香港和海外市场,所以从投资范围和标的看,与国内私募无异,甚至在开放陆港通的今天,投资范围暂时还不及国内的私募基金。

 

Ø  在投资策略方面       

外资私募已经发行产品基本涵盖了股票、债券和CTA策略(以宏观对冲策略见长的桥水尚未发行产品),其中股票策略既有纯多头策略,也有灵活对冲策略,策略设计与国内既有产品差异不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外资私募的投资策略基本上是在秉承母公司统一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市场特点进行改造的,总体上仍然呈现重仓位+长周期的特色,但在持仓分散度方面各公司有所不同,有些公司在海外是公募基金所以持仓分散度较高,也有一些公司考虑到中国客户风险偏好相对较高的特点采用了相对集中的选股策略。但总体来说,这些国际资管巨头都秉持价值投资理念,相对偏好高市值且流动性好,盈利能力强同时兼具成长性的标的。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选择外资私募的产品时要特别注意以上两点,因为这意味着这类产品实现收益可能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同时持有期内将面临更大的波动,当然从长期来看,产品的收益总体还是相当不错的。

 

Ø  在投研团队方面       

外资私募充分考虑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水土不服的问题,核心投资团队一般都设在境内,基金经理大都选择了具有丰富国内投资经验的专家,主要来自国内的公募基金或者外资机构的中国投资团队。这些基金经理或者长期在国内市场投资,或者长期管理QFII基金投资于中国市场,总之对于国内市场都有比较深刻的了解。研究团队方面,境内团队负责国内市场和公司研究,海外团队(多数位于香港)主要负责亚太区域研究和全球同行业公司的研究。这一点充分体现出国际资管巨头的全球视野,这往往是国内普通私募基金所不具备的。

 

Ø  在产品运营方面       

首先费率结构基本遵循了国内市场的通行做法,主要由前端费用、管理费、托管外包费和业绩报酬构成,也有部分管理人的产品未设置认申购费或者业绩报酬。但在认申购的流程方面较国内私募略显复杂,主要体现在客户KYC和反洗钱方面的要求更高,在特殊情况下还可能需要客户提交额外资料进行核验。

看了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对于外资私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我们相信这些海外资产管理巨头将逐渐与国内机构共通融合,未来可以为国内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和高质量的资产管理服务,同时也有助于带动国内的资产管理行业向更加规范和国际化的方向迈进。

 

 

 

免责声明: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接收人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不应被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载于本文的数据、信息源于市场公开信息或其他本公司认为可信赖的来源,但本公司并不就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本文转载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信息等,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场。本公司不保证本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文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无论何种情形,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