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富人觉得日子不好过了?如何跨越到未来?
近些年来,富人们实现了从无产到有产、从资产到资本的跨越式财富积累。如今到了财富增长曲线转换的关键点,曾经的财富累积者能否跨越到新的增长曲线?未来是否会迎来财富的洗盘与转换?
有三个核心问题:过去30年的增长曲线是什么、为什么大多数富人觉得日子不好过了、如何跨越到未来。
一、过去30年的增长曲线是什么
过去30年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是与当时的环境高度相关, 改革开放创造了诸多外在环境,到处都充斥着创富机会。全球化红利(改革开放使得中国融入全球,配合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尤其是劳动力、技术和资金的一体化,使得中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要素红利(三十年改革开放,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要素,不断增长,春风从东南沿海吹向内地,形成梯次转移);制度红利(制度是联系要素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大幅度提升要素效率关键所在。30年改革开放,就是一个不断释放制度红利的过程);消费升级红利(三次消费升级和出口高速增长成就一批富有者)。
那些富起来的人都是随着一条隐形的增长曲线积累了大量财富,这条曲线由3种势能组成:
1、以人们需求为基础的势能
2、以社会发展进程为基础的势能
3、以国内生产优势为基础的势能。
这3种势能相互缠绕在一起,为中国创造出了30年的高速发展,这条增长曲线也为中国以及造富者来了无以伦比的财富和成就。
势能一:以人们需求为基础的势能
起初,国人一穷二白无产到底,人的需求旺盛内需极强,于是从大众基础消费(吃穿住用行)首先发展起来,这种基础消费因其为生活必需品因此时至今日乃至未来依旧延续;同时从2000年开始的消费升级以及消费方式改变(如:电子商务、团购)带来了新的增长。
如今消费升级向着三个方向继续发展:基于身份阶层出现的分别心带来的消费升级(如:奢侈品牌、生态食品)、基于技术创新带来的消费升级(如: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基于社会进程带来的消费升级(如:健康医疗、文化教育)。
势能二:以社会发展进程为基础的势能
国家发展,基础建设必当首位,围绕基建(路、桥、房、军工等等)的煤炭、钢铁、水泥、材料……等等,过去贫乏的时期只要进入这些领域必定累积大量财富,时过变迁国内在经历了30多年的大规模高速基础建设后国内需求逐年下降,如今这些行业大多产能过剩,产业链上下游以及相关产业链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但这条路不会停依旧继续。
基建在向前中有三条分支:军工建设、普通社会基础建设、城市化进程建设。军工不用说了,国之根本,必定高速发展;普通社会基础建将逐步放缓;城市化进程建设除了基础城市化建设(房地产、地网管道等等)最重要的就是土地改革了,成千上万的开发商、炒房团和各地政府一起享受了这块蛋糕,未来技术创新带来的城市化建设比重将越来越大。
势能三:以国内生产优势为基础的势能
过去中国以资源优势和人口红利优势创造出的成本优势为大量出口企业积累了财富,同时也为跨国企业进入中国设厂办公做出了贡献,当然相关的个人、企业在这种历史性的红利之下快速致富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为什么富人觉得日子不好过了
回答这个问题,得先看看过去富人的赚钱基石是什么,再看看当下富人亏钱的坑都有哪些。过去几十年富人乘着新中国第一条增长曲线(以人们需求为基础的势能+以社会发展进程为基础的势能+以国内生产优势为基础的势能)快速造富, 依托的是三驾马车:“强劲的内需”(内需)、“高速的基建”(投资)、“成本的优势”(出口)。
但09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让世界经济进入了延绵不绝的下行周期;三驾马车放缓后造成的国内传统行业不景气让你做啥赔啥;眼花缭乱的民间借贷让你血本无归;大起大落的证券市场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九死一生的股权市场让大部分人成了炮灰;不确定性极强的新技术、新模式让认知还停留在过去的人们从先驱成了先烈。
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我们的商业、技术、认知方式都在发生重大变化,这是一个不可用过去经验套用和归纳的时代,如果你还踩着过去的“基石”做着当下看的到生意,你的财富大概率将被重新分配。
对大多数富人而言,不是“为什么日子不好过了”而是“未来你的财富将被重新分配”。变化的环境和背景、不变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必然导致财富大洗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万事万物,皆有周期。这不过是周期快到了,新中国的第一条增长曲线快到头了而已。
三、如何跨越到未来
第一条增长曲线快到头了,能跨越到新曲线的人们将进入未来,跨不过去的将成为他们的垫脚石。
未来人与人最大的壁垒将是认知。
技术带来的消费升级图图、技术带来的城市化建设升级图图、技术优势/品质优势,这三条发展脉络是过去第一条增长曲线中最有动力的延伸,三者共同指向了“技术带动发展”,这也是今年G20全球大会各个大国对未来世界经济新引擎的一致判断。
回顾过去几百年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将人类带到了新的高度,在全球经济进入下降周期的背景下所有经济体都将视野放到了本源——科技革命、技术创新。
除了技术创新带来的消费升级,未来还有两个方向的消费升级应该重视:
其一,社会进程带来的消费升级。例如:中产阶级品质生活提升带来的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和医疗消费升级,技术进步与人类生理矛盾带来的康复理疗消费升级、人们认知提升带来的教育和文化消费升级…等。
其二,由于社会身份、认知、阶层等出现的分别心带来的消费升级。例如:社群经济、粉丝经济、网红经济、定制经济、身份凸显经济、精神消费…等。
社会发展趋势向着老龄化、协作化、共享化、移动化、智能化、全球化、产销合一化、资产证券化…等等发展。这其中必定有“时代级”机会。
对于未来,有四个认知维度(时机、技术、人、聚合资源方式)。
第一个维度:时机
第一,上帝在某个瞬间会极其慷慨。把所有这个时代的可能性都呈现出来。你只要洞悉了那个机会本身,就可以布局一个极大的、可持续的体系。第二,上帝在时间长河中非常吝啬。一个机会窗口一旦闭合,就再也不会打开。剩下的创业者,即使性命相搏,也只能去喝一些残羹冷炙。
第二个维度:技术
最先运用新技术的人,总会把同行甩开八条街。通常,同行们这个时候还在各种偏见中纠结。这是创业战场上最常见的悲喜剧。例如:苹果VS诺基亚、柯达VS数码相机、微信VS中移动……皆为如此。
第三个维度:人
一代有一代之体,是因为一代有一代新人。新时代的人有新的生存结构、文化属性以及生活方式。新的生意需要新的“故事”,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类能够依靠“虚构故事”将不相干的人们聚集起来达成统一目标。
对于商业也是同理,构思这一代人相信的“故事”,而不是去重复那些老故事”,因为对于新一代人来说讲“老故事”真不如老一代。商业的真谛不是“竞争”,而是“生长”。在存量中竞争,再聪明也不会诞生伟大的生意。而和时代一起生长,则时代本身的伟大性将通过你的生意表达出来。做新的事,才可能是大的事。
第四个维度:聚合
资源方式产业链资源的聚合方式决定了这个时代的不同。所有人类社会的升级方式就是“聚合资源方式”的不同带来的结果。远古我们用血缘、宗族、地域、宗教、武力、权利和资本聚集资源,当下和未来我们用个人、故事、知识、认知…来聚合资源。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资源随处可得,它的获取成本越来越低,聚合速度越来越快,你可以创建一个好的故事给人们刷一次新的认知以此来聚合你需要的资源,或者你可以将自己刷成一位在某领域中的专家然后用自己的知识和人格来聚合你需要的资源…
一位站在未来的人、属于未来的人,绝不会眼馋那些已经流逝的,不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机会。新的增长曲线就醒目地摆在面前——
1、科技革命、技术创新正在飞速进步。
2、中国三亿中产阶级正在崛起,消费升级正在崛起。
3、聚合人类资源方建立共同想象(故事)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4、时间正在极度地碎片化。
5、……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财经智识,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实际操作建议,与公司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