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a.sort $} >> {$ data.subSort $} >> CIO letter:寿险保单带我们穿越波动的周期

CIO letter:寿险保单带我们穿越波动的周期

2022-04-18来源:嘉实财富

全文2996字,阅读约需3分钟
嘉实财富研究与投资者回报中心
“上帝照顾不了那么多人,所以发明了保险。" ——西方谚语
保险是人类伟大的发明。按照著名保险学专家北京大学孙祁祥教授在《中国银行保险报》中提到,保险的价值是“用共享机制来拓展人类应对不确定性灾难事件的力量,以达到保障生命安全、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目的,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保险存在的意义在于风险共担,存在的科学性在于大数定律和时间价值,这种科学性使得保险最终可以成为一个历久弥新的行业。
我们以寿险为例,寿险的科学基础是一个区域或者一个群体的生命表。通过这个表,保险公司一定程度上可以估计人群的死亡率,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保险费和保额。1693年,著名的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以德国某地区的市民死亡统计为基础,编制了第一张精确表示每个年龄死亡率的生命表,确立了死亡率、生存率、年金的现价等等,为寿险计算的提供了科学依据。18世纪40-50年代,辛普森依据哈雷的生命表,首次做出了费率按死亡率增加而递增的保费计算表。数学家詹姆斯·道森提出了“均衡保险费”的理论,依照年龄差等计算保费,大大促进了人身保险的科学发展。
 
比如一个小村庄平静的生活着1万人,每年村庄里大概有30人死去,同时每年还有30人出生。死亡率为千分之三。
如果有家保险进入村庄推销终身寿险,客户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所面临的给付率是1000个客户中每年有3个客户要给付。
假定村庄所有人都购买了终身寿险,保费总额为1万,那么保险公司的总收入是1亿。但是每一年只会有30人死去,如果每个客户死去时赔付10万,那么保险公司每年剩余资产有9700万。这些钱就是浮存金。保险公司可以用这些钱去投资。投资的收益可能一部分会用于保单的增值,剩下的为保险公司的收益。如果考虑这部分投资收益,保险公司可以向客户承诺一定的杠杆,使得保额超过客户缴纳的保费,保额甚至可以随着时间推移有一定的增长。
寿险合同的基本模式是,缴纳一定的保费之后,获得一定的保额,在给付条件发生之后,按照保额支付。通常保额要比保费要高。具体保险品种设计会有一些变化,常见的包括定额终身寿,定期寿险,增额终身寿,终身年金等。
 
表1 不同寿险的基本特征
 
那我们为什么可能会有配置寿险的需求呢?因为人生有无常。
对于一个未到达中年且收入不错的职业男性,或许很少会进行储蓄。他投保人寿保险的目的可能是万一他早逝能留下一笔足以供养他的家庭的现金。对于中青年人来说,这或许比在80岁过世的时候留给子孙更重要。
对于一个劳动者,退休后的收入可能出现明显减少,为了维持晚年生活的经济独立性和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标准,中年时用收入或者投资的收益提前配置一些未来的被动现金流就非常有必要。年金险的价值正在于此。
 
 
在当前环境下,寿险的价值愈发凸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深,未来经济增速中枢或仍有下移的压力,确定性生息的难度也变得更高。远见者稳进,对于步入中年的投资者,可以考虑拿出一部分资产锁定长期较高预定利率的寿险,包括终身年金或者增额终身寿。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也日益复杂,地缘政治的博弈使得我们对家庭财富的安全性诉求进一步提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今时代,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有哪些工具能让我们的现金流穿越波动的周期。保单所具有的强监管和强信用特征在保护我们的资产及现金流上更具优势。
 
 
寿险本质上是用当下的现金流交换未来的现金流。这是一个跨期的消费决策。寿险购买者牺牲当下的部分消费,通过缴纳保费的方式,将当前的现金流交给保险公司打理,保险公司在一定年限之后按照保单约定返还给保单受益人(可以是投保人)。
相比其他工具,保单具有特别的优势。保单是社会信用的基石,保单公信力和生命力在所有理财工具中都具有领先地位。
这样的话,寿险保单就相当于一个高兑付率的固定收益资产。从现金流穿越周期的角度来看,寿险的价值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寿险的合同设置+较强的信用背书=现金流穿越周期
 
 
增额终身寿和终身年金的保险合同还拥有时间价值,这就是所谓的预定利率的概念。比如900万的保费,在一定年限之后,保费(扣除佣金、死亡成本)就会按照预定利率复利增长。我们草拟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定预定利率是年化3.5%,每年缴纳保费为180万,缴纳5年,总保费是900万。保险公司在保费里面计提所有成本。综合下来,我们假定到了第5年,开始按照3.5%计算年化复利的总金额为850万。之后每年的现金价值大概如下图所示。
 
图1 保单的现金价值模拟案例
 
图1表明,总保费900万的保单,如果保单按照预定利率3.5%的增长现金价值,第7年就实现了保费回本。第10年现金价值超过了1000万。
在相对复杂的形势下,我们希望有一部分资产充当压舱石。该部分资金的主要理财目标是以保障现金流为主,增值为辅,那么我们可以按照1000万投资总额来设计这样的理财方案:900万终身年金(或者终身寿险)+100万股票基金。
这样的规划下,1000万的总投资利用了终身年金(终身寿险)基本能够实现现金流穿越周期并适当增长的特征,以达到未来现金流的相对确定,同时还有100万风险资产潜在增值的可能。并且在预定利率条款的保护下,这笔资产基本能够规避利率波动的风险。
 
 
如果上述方案放在家族信托架构内,基本可以实现多重法律地位的保护以及更多分配功能的实现。首先信托具有资产隔离的法律功能,在个人出现法律风险的时候,家族信托资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也就是说,家族架构给家族资产提供了多一层的法律保护。其次,如果我们的理财规划包含900万的终身寿险,考虑到投保人在年老身故之后,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可能非常高,如果一次性交给保单受益人,可能会担心如此巨额财富是否有害于受益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奢靡懒惰的习性。因此把终身寿险放在家族信托里面,被保险人身故之后保单的价值将成为家族信托资产,可以通过信托分配条款的设计,按照一定比例或者一定金额的方式分给信托受益人,从而实现在传承家族财富的同时确保家族价值和文化稳定性不受财富传承的严重侵蚀。
总结来看,在复杂多变的时代,较早锁定较高预定利率的寿险或许可以作为人口老龄化加重社会中家庭资产穿越周期的压舱石配置。

重要声明

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接收人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不应被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载于本文的数据、信息源于市场公开信息或其他本公司认为可信赖的来源,但本公司并不就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本文转载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信息等,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场。本公司不保证本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文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预期生息水平是从宏观层面对该类资产大致回报区间的展示,并非预期收益率,不代表任何具体的产品是否盈利及收益水平。投资有风险。本公司不保证投资者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投资者应充分考虑其风险承受能力、风险识别能力,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