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a.sort $} >> {$ data.subSort $} >> 从信托分类新规看家族信托的发展(下)

从信托分类新规看家族信托的发展(下)

2022-12-16来源:嘉实财富

全文1524字,阅读约需2分钟

嘉实财富家族办公室

我们在《从信托分类新规看家族信托的发展(上)》中对《关于调整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称《信托分类新规》)中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这三类做了简要介绍。值得注意的是,资产服务信托中的财富管理受托服务信托项下特别增加了“家庭服务信托”,这从另外一个层面上也说明了监管对于这些年不断尝试的家族服务信托业务的细项分类首次得到确认。而较之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托则扩大了委托人的范围、明确了受托人需要符合相关条件、降低了设立门槛、规定了设立期限并限制了投资范围。两者对比如下:

自资管新规出台以来,作为信托本源业务的家族信托已成为行业信托公司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的布局重点。据统计,截至2021年9月,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59家开展了家族信托业务,家族信托存续规模约为3100亿元,连续6个季度上升。同时,据中信登数据统计,仅2022年1月,新增家族信托规模便达128.99亿元,较上月增长33.54%。与此同时,头部信托的业务规模也在不断地冲刺新的高度,众多金融机构,例如银行、券商、财富管理机构等也相继围绕家族信托业务展开布局。

得益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财富不断增长以及金融业创新转型,富裕居民对于“财富安全和传承”的需求不断增加,具备财富传承灵活性、财产隔离安全性、信息保密严格性等优势的家族信托业务也越来越受到欢迎,经过十年发展的中国家族信托正迎来大机遇时代。不同于单一产品销售,家族信托等财富管理受托服务信托本质上是围绕客户家庭或家族需求进行的定制化、个性化的受托服务,对参与机构的专业规划、事务处理、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及服务团队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参与机构必须摒弃产品销售观念,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并据此构建匹配的服务体系、业务流程及信息系统;与此同时,家族信托业务的发展也要求参与机构有能力对家族信托的底层资产进行专业且长期的配置、积累,并进行动态调整,才能力争实现保值增值。

从目前信托公司经营实践来看,受财产登记制度、税收制度缺失等因素影响,多数家族信托的信托财产仍以资金为主,非资金型的事务管理类家族信托则较为稀缺。目前,以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等为代表的财富管理受托服务信托,已经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展开,不仅参与机构越来越多,业务规模迅猛增加,而且创新步伐加快,股权信托、不动产信托、养老信托、艺术品信托等等也开始出现并实际落地。此次《信托分类新规》在家族信托领域释放了明确的监管鼓励信号,结合热议中的《信托法》和相关税收法规的修订,我们有理由期待家族信托将驶入合规发展的快车道。

欲知嘉实财富产品详情请致电您的理财顾问,或致电400-021-8850
重要声明 
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接收人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不应被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载于本文的数据、信息源于市场公开信息或其他本公司认为可信赖的来源,但本公司并不就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本文转载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信息等,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场。本公司不保证本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文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无论何种情形,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投资产品/产品组合前,请认真阅读产品/产品组合相关法律文件。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并充分理解产品/产品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产品/产品组合。产品/产品组合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未来表现,其他产品/产品组合的业绩并不构成产品/产品组合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及本公司不保证产品/产品组合投资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