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a.sort $} >> {$ data.subSort $} >> 走进管理人:不一样的FOF投资经理

走进管理人:不一样的FOF投资经理

2022-11-30来源:嘉实财富

今年,“市场先生”变化莫测。但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乱市出奇基”。最近一段时间,FOF基金(投资一篮子基金的基金)凭借着相对更稳定也更优异的业绩,一举成为不少投资者心中的“当红炸子基”。今天,我们就带您走进一位不一样的FOF投资经理——嘉实基金FOF投资团队投资经理姜玉雯女士。

不同FOF产品之间的区别

我们看市场上的FOF,主要根据投资目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型。比如说大家如果看产品合同里面,合同中枢也就是权益中枢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区分对象。即使对于同样类型的投资目标,其实大家的做法也会不太一样。有一些FOF的投资管理人可能更偏向于自上而下的视角,基于自己对行业和风格的判断,来选择能够达成其投资目的的行业、赛道,包括ETF产品等。另外一些基金经理则会偏向于自下而上,这其实是一种管理人优选的方式,以此来构建一个好的FOF策略。

除此之外,不同管理人达成目标的投资策略执行方式也不一样。对我自己来说,其实我更偏向于自下而上的优选管理人策略,因为我从2012年毕业至今工作的10年间,从事的都是管理人优选方面的工作,所以我也希望在这方面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我会大规模地调研管理人,对他们的成长路径有更好的理解,用这样的方式来构建自己的组合。

 

持有期基金帮助客户解决了什么问题

对于刚刚所说的“基金赚钱而基民不赚钱”的问题,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三点:第一是选不到好的产品;第二是投资一个产品的时候在比较高点买入;第三是买入产品后,到了高点再一波回撤就拿不住。这是我们基金收益很好、但投资者往往不赚钱的原因。
因此,持有期的产品主要解决的是上面第三个问题——到了高点之后或者在一段比较震荡的时期大家拿不住的问题。但是它相对没有解决的是上面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在什么时候进入这个持有期的问题,即择时的问题。

从我自己投资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对于单一的股票型基金经理来说,持有期的影响可能会更加贴切。因为一个持有期的产品可以对投资时间的约束更长一些,就让基金经理在选股票时可以从一个更加长的视角来考虑,包括杠杆可以上得更足一点,仓位更满一点,持有期对单一的股票型基金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但是FOF这一类策略,其实是拿基金的流动性,所以它在流动性上面的约束不高,持有期对于FOF来说影响并不大。

 

怎样通过卖点的选择解决客户过山车的问题

首先还是先跟大家讲一下我们卖出一只基金的逻辑。我们把一只基金的收益率其实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就是基金的Beta(贝塔),就是我们承担的一些风险,包括大家知道的风格、行业、策略等因素,这些可能是偏Beta的东西。另外一部分就是基金经理的Alpha(阿尔法),也就是他在Beta上面获取额外超额收益的能力。所以在审视要不要卖出一只基金的时候,我们主要还是基于两方面判断:一是Beta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二是Alpha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从Beta的角度,我们自己会有一个定量和定性的方式。从定量的角度,大家知道资本市场讲的是一个周期和均值回归,很多Beta其实是有自己周期的。所以从定量的角度来看,当我们发现一个Beta的拥挤度比较高的时候,比如新能源拥挤度很高、交易比较过热,或者你发现它短期累积的超额收益特别多,相对于全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特别高的时候,它其实就存在一个比较大的均值回归的可能性。这时,不论是出于组合的目的还是个人的目的,我们都不再建议继续去追高,因为这时追高的一个向上的空间,其实要远小于向下的风险。所以我们认为,包括拥挤度、超额收益的累计情况等,从定量的角度来看,Beta其实比较有效,我觉得个人投资者多多关注这一层面可能也是比较合适的。另外我们也会结合经济环境、金融条件对市场进行一些Beta方向的判断,这些其实是偏定性的判断。

如果回归到长期视角,Beta的作用会弱化,那么大家怎么来看待基金经理的Alpha?比如我们以长期两到三年的维度来看一个基金经理,如果我们觉得他的Alpha达不到我们的预期了,要不要卖掉他?其实这个决定真的非常难,因为我们选择一个基金经理,是看他2~3年的业绩,如果因为他1~2年的业绩就卖掉,其实难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个时候我们建议进行一下回顾:到底基金经理目前的表现,包括影响他表现的因素,跟你当初买入他的时候是不是一样的?如果你买入的时候看重的是他在Alpha估值安全边际里选股的能力,这个能力没有弱化的话,我们建议不要卖出。如果你看重的是他交易的灵活换手,而目前基金经理还在小规模下积极寻找机会,我们也不建议卖出,但如果他的基金规模增长得很快,而换手却显著降低,那么你买入的理由就不成立了,可能就需要卖出。在定性的层面,我们觉得是一个偏“技术+艺术”的判断。

 

怎样通过分红增加客户的持有体验

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从一个经济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从一个投资的角度来说,其实难度确实是不小的,因为在什么时候分红其实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相当于在减仓,所以做的还是一个偏资产配置的事情。从纯投资的角度来说,其实这个操作的难度是比较大的,但我们也可以回归到另外一个角度,就是持有人心理学的角度。把一部分向上的收益进行阶段性的一个止盈,然后返还给大家,让大家在投资过程中获得一定现金流的返还,可能投资者的心理上面会更加舒服一些。管理人需要在偏短期的分红行为和对长期收益率的影响上进行取舍。分红的操作我自己感觉如果偏短期一些,用一些偏风险的手段,或者用定量的方式,来做一个阶段性的风险管理,把一部分的收益返还给大家,其实有可能达成双赢的结果。

 

欲知嘉实财富产品详情请致电您的理财顾问,或致电400-021-8850
重要声明 
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接收人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不应被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载于本文的数据、信息源于市场公开信息或其他本公司认为可信赖的来源,但本公司并不就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本文转载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信息等,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场。本公司不保证本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文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无论何种情形,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投资产品/产品组合前,请认真阅读产品/产品组合相关法律文件。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并充分理解产品/产品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产品/产品组合。产品/产品组合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未来表现,其他产品/产品组合的业绩并不构成产品/产品组合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及本公司不保证产品/产品组合投资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