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a.sort $} >> {$ data.subSort $} >> ETF市场蓬勃发展,成为财富管理重要工具——投资者回报白皮书系列研究报告之实践篇(3)

ETF市场蓬勃发展,成为财富管理重要工具——投资者回报白皮书系列研究报告之实践篇(3)

2024-06-12来源:嘉实财富

全文6217字,阅读约需8分钟

ETF全称为Exchange Traded Fund,中文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通常又被称为交易所交易基金。它将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投资于一篮子股票或其他资产,如债券、商品等。ETF的投资组合通常与某个特定的指数保持一致,如沪深300、标普500指数等,其目标是尽可能地复制并跟踪这个指数的表现。简单来说,ETF基金可以像股票一样买卖,兼具股票、开放式指数基金及封闭式指数基金的优势,属于高效的指数化投资工具。

ETF凭借着其相对费率优势、简单透明、高效便捷、多样化的特点,对个人投资者的吸引力逐年上升,甚至在近些年股票市场表现欠佳的环境下,逆势发展,逐步成为了投资者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权益市场表现不佳的大背景下,我国ETF市场规模却迎来逆势增长,ETF数量和规模取得明显增长,其中规模突破两万亿大关,同比增速高达27%。2023年是ETF历史上发行数量第二高的年份,全年共计发行157只ETF,发行总规模合计为1040亿元,连续5年规模过千亿。截至2023年底数据,我国ETF数量和规模占公募基金的比例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通过主动管理型基金还是被动管理型基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一直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传统上,个人投资者对主动管理型的基金感觉上更为熟悉,因为我国公募基金主动管理策略的发展历史更长,投资者在接触到被动策略之前,更早地接触到了主动管理型基金。但是,近年来,我们也观察到,被动型基金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以港股通基金市场为例,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主动型基金仍然是市场的主流,主动管理型的规模占比超过80%,远超被动型。而随着时间推移和投资者对被动型策略的逐步加深了解,2021年年初至今,被动型港股通基金的规模占比迅速提升。2023年三季度,被动型港股通基金占比为54%,首次超越主动型港股通基金,成为了港股通基金的主力军。

一、国内ETF市场发展历史

与海外相比,国内ETF市场起步相对较晚,并以宽基指数起步,从单一市场逐步发展到跨市场,在起步初期,多以大盘/超大盘指数为主。国内第一支ETF为华夏基金于2004年年末发行、2005年2月正式在上交所上市交易的上证50ETF。此后,2006年上交所与深交所各自上市了两只ETF,分别为深证100ETF、中小100ETF和上证180ETF、红利ETF, 随后直至2009年再无新产品问世。

进入2009年之后,ETF基金开始进入常态化发行节奏,品类也在不断地拓展,由初期的单一宽基指数、大盘指数为主,逐步发展为多元化模式,“宽基+行业+主题+策略”为代表的权益ETF逐步进入舞台中央,债券类ETF和小部分商品类ETF也得以有所发展。头部基金管理人在此时的发展优势也得以显现,产品线布局全面、拥有规模较大的单只ETF产品、指数投资部人员配备完善等等优势在此时展现。

随着ETF市场的不断发展,进入2018年后,ETF市场正式迎来了“百花齐放”阶段。2019年后,A股也正是进入行业分化加剧、结构性行情长期存在的阶段,更进一步促进了行业类ETF、主题类ETF的爆发式增长,港股通ETF、QDII类ETF基金等此前对投资者来讲较为陌生的投资标的,也开始进入投资者视野,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可以通过被动投资的方式参与到A股市场、债券市场、香港市场及境外市场。

国内ETF规模增长(单位:亿元)

注: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截至2023年底,我国ETF市场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资本市场或将在未来迎来指数投资大时代。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ETF数量共897只,资产净值达到2.05万亿,其中股票型ETF规模占比超过70%,并且宽基类ETF持续吸金。从结构上来看,股票型ETF在ETF市场中一枝独秀,数量和规模上都处领先优势,且与其他类型ETF的差距逐渐拉大。

跨境ETF则是近年来的后起之秀,2023年跨境ETF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一举超越货币ETF,成为规模第二大ETF,2023年底,跨境ETF数量和规模分别为146只和2868亿元,占全部ETF的比例为16%和14%,数量和规模同比增速为22%和44%。

货币ETF为规模第三大ETF,2023年数量保持不变,最新规模为2068亿,出现明显下滑。此外,债券ETF和商品ETF在2023年数量变化不大,但规模都明显上涨,其中债券ETF最新规模为789亿,规模增加49%,商品ETF最新规模为307亿,规模增加39%。

数据来源:wind,上海证券

二、海外ETF市场发展经验

相比我国,海外ETF市场发展历史更长,且相对更为成熟。其中,美国拥有全球最为成熟的ETF市场,资产规模领跑全球,交易方式不断创新。

从结构上来看,在美国交易的ETF投资标的范围包含权益、固定收益、大宗商品、货币及另类资产等,截至2023年中,权益型ETF、固定收益型ETF、大宗商品型ETF资产规模占比分别为78%、20%及2%。随着美国ETF市场不断创新,其投资标的种类也进一步延伸到另类资产,另类资产型ETF的投资标的包括VIX指数期货、息差、宏观市场等。从行业主题上来看,GICS一级行业分类的11个行业均有覆盖,此外风格主题也是近年来的关注点之一。

以规模方面看,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统计,截至2022年在美国交易的ETF的总资产为6.5万亿美元,ETF资产规模领跑全球。从交易方式来看,随着美国ETF市场不断创新,其交易方式不断丰富,除了传统的长期跟踪基准资产的表现外,其交易方式也不断向杠杆、反向、杠杆/反向模式延伸,ETF可以在相对较低的门槛要求下帮助投资者实现加大杠杆或参与做空。

与国内ETF市场相似,权益型ETF目前依旧是美国市场上最为主流的ETF。据 Factset数据,截至2023年中期,美国共有2236只权益型 ETF,在各类ETF 中数量最多。从细分行业、板块来看,权益型ETF的标的资产包括大盘股指、中盘股指、小盘股指及特定行业等,同时几乎覆盖了美国股票市场上常见的各种宽基指数。

近年来,美国股票型ETF在风格偏好上发展的更为鲜明,对我国ETF市场发展和投资者配置ETF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以侧重高股息的权益型ETF为例,其投资于标普500指数的成分股中至少在过去25年连续提高年度股息支付的标的,旨在跟踪美国股票市场发行的高股息大盘股,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市场和投资者的关注。截至2023年5月,美国市场共计有16只高股息权益型 ETF的资产规模超过10亿美元,其中由先锋基金发行的追踪FTSE Custom High Dividend Yield指数的Vanguard High Dividend Yield Index ETF,资产规模已超过450亿美元,成为美国市场最大的高股息权益型ETF,广受投资者追捧,日成交金额约为30亿美元。吸引投资者的,正是这些ETF在历史上展现出的高股息率特征,以Vanguard High Dividend Yield Index ETF为例,2020年、2021年、2022年的股息率分别达到3.23%、2.69%及3.00%。

注:数据来源FactSet,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

注:Asset为截至5月5日基金管理规模;成交金额为基金4月成交金额;目录筛选条件为截止 2023年5月5日,资产规模大于 10亿美元的高股息权益型ETF。以上仅为投资者宣传教育之目的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收益保持,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此外,侧重现金流的权益型ETF也是近些年来美国ETF市场的后起之秀。美国权益型ETF聚焦于有高自由现金流收益率的标的,旨在跟踪自由现金流强劲、资产负债表健康的美国公司。截至2023年,共计4只高现金流权益型 ETF的资产规模超过10亿美元,其中Pacer US Cash Cows 100 ETF资产规模已超过100亿美元,日成交金额超10亿美元,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风格型ETF基金。

注:数据来源FactSet,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

注:Asset 为截至5月5日基金管理规模;成交金额为基金4月成交金额;目录筛选条件为截止 2023年5月5日,资产规模大于10亿美元的侧重现金流的权益型ETF。

关注高股息、高现金流等风格特征,以低门槛、灵活交易、简单透明的ETF基金进行配置,是近年来美国ETF市场发展带给我们的前瞻启示。其实,我们不仅能在美国ETF市场发现这一现象,与我们文化背景、人口结构、经济环境更为接近的亚太地区ETF基金市场,如日本、中国台湾等,这一现象则表现的更为明显,对我们的投资实践也更为有学习和借鉴的意义。

三、借鉴日本、中国台湾经验,固定分红、现金流闭环的红利ETF策略,未来潜力无限,极具配置价值

日本为亚太地区ETF规模最大的市场,2000年以来政府主导的养老金体系限制了养老储蓄需求,使得日本央行的ETF购买计划成为近十年日本ETF基金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亚太区,中国台湾ETF市场规模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位列第三。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台湾是债券ETF的第二大市场。日本、中国台湾ETF发展迅猛,得益于社会环境、政策导向以及投资者行为偏好等多重因素。其中,与中国面临的相似情景,如人口老龄化导致的退休等需求,催生出了高股息ETF和月配债券ETF等能提供稳定现金流的品种迎来高速发展机遇。

以中国台湾为例,当地理财习惯上多年来一直热爱各种形式的“配息”,从高利率时代的定存,到后来的境外高收益债,再到最近几年风靡的“高息股ETF存股”,分红配息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这是经济体在萧条时期的侧写,不仅亚太市场,全球来看,固定分红的金融产品规模也在不断增长,逐渐成为一个单独的理财品种(Managed Payout Fund)。以极限思维来看,如果未来经济处于长期低迷状态,则定期支取收益、创造现金流收入的投资模式,将更为有利于投资者。

内地第一只红利基金为华泰柏瑞红利ETF,成立于2006年,此后直到2018年市场上仅有3只ETF基金。2019年后红利ETF规模开始快速扩张,增速明显高于股票型以及全市场ETF规模增速。同时红利策略丰富度也不断提升。当前国内规模排名靠前的红利指数产品仍以较早成立的高股息策略产品为主,红利多因子相关产品中规模较大的均为红利低波策略。

 

数据来自Wind.国海证券研究所,数据截至2023/9/30。以上仅为投资者宣传教育之目的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年我国人口自1962年起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时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与此同时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自2022年以来较以往年度下滑明显,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反映到超额储蓄上,储蓄存款增速不断上升,在此环境中相对而言能够产生稳定收益的红利ETF产品则显得尤为稀缺亮眼。但是,当前红利ETF的投资者结构仍然以机构为主,个人占比仅为39%,环比和同比均有所下滑,但个人投资者份额实际处在快速增长阶段,由于增速不及整体红利ETF规模扩张速度,因此表现为占比下滑。

四、个人投资者参与ETF投资的优势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讲,参与ETF投资有较多优势。首先,与主动管理公募产品相比,被动投资策略的管理费用普遍相对较低,大部分ETF是被动管理,即按照某个指数进行投资,不需要基金经理进行积极的选股,因此能够大大降低管理费用。在近年公募基金降费的大背景下,ETF市场的费率竞争也在逐步加剧,以中长期视角来看,ETF降费或将是大势所趋。对投资者来讲,可以通过支付更低的费率参与投资,在性价比上具有吸引力。

其次,ETF基金投资方法简单透明,ETF的投资组合通常每天都会公布,投资者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钱投资到了哪些股票或资产上。而传统的主动管理型基金通常只在每个季度结束后公布投资组合,透明度较低。

从投资风险上看,主动管理公募基金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经理的能力,如果基金经理的判断错误,可能会导致投资表现不佳。而ETF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其所跟踪的指数,如果市场整体表现不佳,ETF的表现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讲,如果没有专业的能力对主动管理的公募基金进行调研,对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经验背景等进行调研跟踪,通过ETF参与市场,则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ETF基金的交易方式也较为灵活高效,ETF在交易所上市交易,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时间内随时买入和卖出,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而传统的公募基金只能在每天收盘后按照净值买卖,交易的灵活性较差。如果投资者不希望通过交易所进行交易,也可以通过申购ETF联接基金的方式参与。

从回报的角度来看,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投资技巧的提升,越来越多曾经的“alpha”因子不再具备持续的超额回报。即简言之,超额收益越来越难获得,以较低成本、费用的持有指数,将会成为一个性价比更高的选择,此时ETF的优势凸显。

同时,相比主动管理基金,ETF更易协助投资者在下行市场中坚守,实现真正长期投资。在下行市场或者震荡阶段,我们很难判断主动基金经理的超额能力是否持续存在,甚至在市场反弹来临时,主动基金能否跟上市场反弹幅度也是一个疑问,在此时,适当的持有ETT,甚至进行逆势加仓,都是相对不错的选择。

五、以账户视角,配置ETF的意义与实践

在账户视角和资产配置角度上,配置ETF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资产配置的优势之一便是分散风险,配置ETF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的分散。ETF通常追踪广泛的指数,例如A股市场中的主要宽基指数,如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上证50、双创50等指数均有ETF基金,在行业主题上也广泛覆盖了科技、医药、金融、消费、央国企、军工等等板块主题。此外,ETF还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跨境投资,布局全球资产配置。例如,近几年逐步受到关注的港股通基金、追踪境外主要指数的ETF基金等。

ETF的投资起点相对不高,与私募基金比较有明显优势,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通过在账户组合中购买多个ETF来获得多类资产、多个行业、多种市场的分散配置,从而减少整体投资组合的波动性,同时不用过多担心资金体量对投资的限制。

前文提及的红利ETF基金,也是投资者整体账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稳定、持续和直观的现金红利可以直观地优化投资者的收益体验,因此在投资组合或个人账户中适当配置高股息、高现金流特征的红利ETF,能有效规划整体账户未来现金流安排,提升客户投资体验。

六、 理财工具愈加同质化,基于工具的投顾服务凸显价值

我国财富管理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的实践探索阶段,个人投资者可以接触到的理财或投资工具同质化愈发严重。例如,中国境内的理财产品如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等,这些产品的收益率和风险等级相对较低,缺乏多样性。部分相对专业的客户,可能参与过公募、私募基金等的权益类策略投资,有能力深入理解并参与CTA、量化指增、量化中性策略投资的个人,则是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客户的账户内,虽然持有了多只产品或理财工具,但对单一策略、市场风险的暴露却较为集中。

财富管理的需求由来已久,但是随着近代社会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投资的复杂度和对专业性的要求不断提升。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讲,如何筛选合适的工具、如何通过工具的合理配置达到投资目标,成为了困扰投资者的难题,正因如此,投顾服务应运而生。投顾服务不仅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工具的筛选,更能以投资产品、理财工具等为基础,帮助投资者构建满足自身需求的投资组合,以账户的视角打理财富。并且,有别于投资传统金融产品,投顾服务并非一次性的产品购买,而是长期的陪伴服务。投顾服务会针对市场调整、投资者目标变更等等变化因素的发生,而实时进行调整跟踪,不会一成不变的以单一工具或策略,应对所有需求与市场情况。可以说,“投顾服务”中“顾”比“投”更为重要,正因有“顾”的服务存在,才能灵活、及时的服务具有多样化需求的各类投资者们。因此,投顾服务对底层工具的要求则更为严格,工具的有效性、灵活性与流动性不可或缺,费用成本与性价比也是重要衡量指标。

综上,配置ETF在账户视角和资产配置角度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投顾服务中也承载着独特的实践意义。它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的分散,降低风险;具有低成本、灵活性和透明度等优势;同时也提供了流动性,使投资者能够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也使得投顾服务得以在实战中更高效、及时的得以实现。此外,跨境ETF、红利ETF等工具,能有效帮助投资者完善组合配置、布局全球资产、规划未来现金流。因此,我们相信,在不远的未来,ETF基金必将发展成为个人客户投资账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欲知嘉实财富产品详情请致电您的理财顾问,或致电400-021-8850   
重要声明 
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接收人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不应被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载于本文的数据、信息源于市场公开信息或其他本公司认为可信赖的来源,但本公司并不就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本文转载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信息等,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场。本公司不保证本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文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无论何种情形,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投资产品/产品组合前,请认真阅读产品/产品组合相关法律文件。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并充分理解产品/产品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产品/产品组合。产品/产品组合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未来表现,其他产品/产品组合的业绩并不构成产品/产品组合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及本公司不保证产品/产品组合投资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