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a.sort $} >> {$ data.subSort $} >> 《财富管理》专访嘉实财富常务副总经理黄一黎:用专业铸就品质,以模式引航未来

《财富管理》专访嘉实财富常务副总经理黄一黎:用专业铸就品质,以模式引航未来

2017-11-01来源:《财富管理》期刊

《财富管理》专访嘉实财富常务副总经理黄一黎:用专业铸就品质,以模式引航未来

近日,嘉实财富常务副总经理黄一黎博士接受《财富管理》记者专访。如何用专业铸就品质?如何以模式引航未来?一起来看《财富管理》的精彩报道~

 

1

2012年伊始,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迎来大发展,且在新一轮的监管放松、野蛮生长的大背景下,到目前为止中国境内的财富管理机构已超过万余家。然而,在数量庞大的机构当中,真正拥有基金销售牌照的正规军不过100余家,嘉实财富就是其中之一。

成立于2012年初的嘉实财富实为嘉实集团旗下的独立财富管理机构,历经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青岛、南京、成都、宁波等全国主要城市相继设有财富管理服务中心,累计资产管理规模已过千亿元,年年攀升。

在劣币挤压良币,以及“踩雷事件”、”黑天鹅”频发的市场环境之下,嘉实财富何以受到投资人青睐?嘉实财富常务副总经理黄一黎博士日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答案。

 

l  专业是财富管理的命门

在百花齐放的财富管理市场,机构得以生存的命门逃不出“专业”二字,而资产配置能力则是检验财富管理机构是否专业的有效方法。

众所周知,资产配置并非只为投资人推荐产品、提供产品这么简单,而是需要结合投资人的投资喜好、风险承受能力、投资需求等各方面条件而做出的综合财富管理方案。

“所有的投资人都喜欢能赚钱的资产配置,但资产配置是一个技术活,更彰显了企业实力与专业。”黄一黎认为,在人人都讲资产配置的当下,真正能够做到专业的机构少之又少。要想做好资产配置,首先是要了解每一类资产的特性;其次是配比,配哪一类资产?配比是多少?都因人而异效果不同。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讲,不论是股票、债券、股权还是其他,资产类型只分为两类,一是安全类,二是进取类。配置大类资产只是一个方向,如何配比,如何实施才是体现机构专业能力的地方,也是影响投资效果最大的因素。”资产配置是决定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黄一黎介绍说,嘉实财富作为一家研究驱动型的财富管理公司,始终着力于汇聚思想以及创造思想的人,为投资者打造最优资产配置模型和财富管理系统。

这几年,嘉实财富依托多年的金融市场投研能力,在全球范围内优选产品,并根据科学的资产配置模型,以理财顾问的方式,在财富规划、资产配置和财富传承等领域提供全面而个性化的专业服务,并随着资本市场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控制风险,优化收益,持续稳定地提供令人满意的回报,帮助投资人实现全球化的资产配置和财富的保值增值。

 

l  资产配置:适合才最重要

如何进行资产配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纵观这些年,从各类资产的每一款产品的表现上可以看出,即没有永远的冠军也没有永远的败将。如何挑选产品的的确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否可以屈尊降贵,放低准入门槛?

黄一黎的答案是:绝对不可以。

“嘉实财富从不简单地跟别人比产品收益,更不会为了收益而牺牲安全性。嘉实财富所提供的产品都需要遵循两大原则,一是没有‘毒'。产品必须真实存在并非是‘三无产品';二是有配置价值。产品回报有高低,但技术跟管理一定要跟得上。”

嘉实财富的产品在上线之前,首先经过市场调研,其后还须要通过尽调,最后还需要经过风控委员会的表决后方能入市。最重要的是,一旦风控一票否决,无论产品看起来多么诱人,都不可能上线。

在严格的产品上线机制之下,嘉实财富的产品在这几年也有了较好的表现。据Wind数据统计,2016年全市场有业绩可统计的基金产品超过了3700只,在上证综指全年下跌12.31%的情况下,全市场业绩超过10%的基金产品的数量仅有100余只,嘉实旗下便有6只基金的业绩突破了10%。其中,嘉实深耕的行业基金表现尤为突出,嘉实智能汽车取得了24%的业绩,嘉实环保低碳取得了16.5%的业绩。

“如果说产品部的意见是商业决定,那么风控部门的意见就代表着专业与权威,一旦判断失误可能就是硬伤。“黄一黎认真道。

此外,黄一黎认为,只要是经过准入上架的产品,好或坏因人而异从而没有绝对,只有相对,适合不适合投资人最重要。

另外,黄一黎还建议:对于投资人来说,进行资产配置时最重要的是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固收类的投资要相对分散,倘若个别固收类的资产发生投资失利,损失不会太大;二是股权投资要相对集中,以美国为例,5%的管理人赚走了95%的钱;三是不碰过热的产品,当大家都参与的时候,即会有机会,利润也变得稀薄,更有较大的概率成为接盘侠。

 

l  财富管理市场是“蓝海”

据最新BCG全球财富市场数据库显示,2015-2020年全球个人财富年增长率预估为5.9%,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高净值客群市场之一。可是在过去的野蛮生长过程中,加之投资者教育缺失,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走上了岔路,更多的机构与理财师以销售为导向,只着重眼前利益,并无长期规划,即使行业空间巨大,但服务能力整体相对较差是不争的事实。

黄一黎也认为,当前,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处在发展阶段,大部分机构(人)都没有按照正确的方式在做。“大家都认为财富管理机构是红海,但在我眼里,这是非常蓝的蓝海。”黄一黎强调,传统的以产品销售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决定了此类财富管理机构是天天打猎,年年归零,从不进步的状态。

“以产品销售为中心的“卖方代理”商业模式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理财师或机构无法保证是站在投资人的角度、为投资人提供理性的资产配置。而收取账户管理费则不同,由于账户管理费的“买方代理”商业模式决定了理财师的收入是由固定的费率×资产规模×时间来计算,从而让理财师不得不站在投资人的角度,制定出适合投资人的资产配置方案,赢得客户青睐和信任。”黄一黎告诉笔者,在“买方代理”的管理模式下,嘉实财富的理财师旦凡有大单签约就会紧张的睡不着,想着如何为投资人配好资产管好账户,如何让收益符合投资者的预期,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跟传统模式相比,通过收取账户管理费的合理制度安排,让理财师的心态明显不同。

最好的财富管理机构,从商业模式上来说,一定是最合理且最符合投资人利益的。但令人惊喜的是,以嘉实财富为代表的一批机构已然觉醒,开始推行账户管理模式,回归财富管理的本源,推动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走向成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财富管理》期刊,作者:王芬,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实际操作建议,与公司立场无关。引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