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a.sort $} >> {$ data.subSort $} >> 还在苦苦期待V型反转?也许你该换种思路了| 嘉实财富万里行

还在苦苦期待V型反转?也许你该换种思路了| 嘉实财富万里行

2021-03-25来源:嘉实财富

最近,基金因行情波动而屡次登上“热搜”。有关“基金大跌”的段子也层出不穷。比如这样的:

 

 

再比如这样的:

 

 

网络世界里不乏这样的哀嚎:“想抄底结果被抄家”,“基金经理是学美术的吗?给我画了一座山······”但其实,投资既不是“讲段子”,也不是“喊口号”——投资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认知的变现。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一些基民明明很“努力”,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关注自己投资标的的实时走势,准备随时“杀进杀出”,但却常常无法获得好的回报,这是因为基金本身就不是一个适合短期投机的品种。基金往往投资于多只股票,波动性相对个股来说要低很多。波动性的降低压缩了短期投机的收益空间,加上基金的申购赎回成本较高——投资人操作越多,损失就可能越大。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人来说,扎实做好长期投资或许更为重要,无论是投资还是人生。感到迷茫时,不妨听听大佬们怎么说!

 

在近日的几场嘉实财富万里行活动中,嘉实财富总经理陶荣辉、嘉实财富研究与投资者回报中心总经理张吉华、嘉实基金资产配置部执行总监郑科、嘉实基金平衡风格策略组基金经理董福焱、嘉实财富结构投资和解决方案部总监孙斌磊、嘉实财富投资顾问与培训部副总经理马会驰、嘉实财富研究与投资者回报中心资产配置研究副总监游凯峰分享了他们对近期市场的看法:

 陶荣辉:

真正决定股票价格的是企业的价值

 

剧烈的波动之下,核心资产价格下跌,投资人的基金损失严重,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以茅台为例,当茅台股价是2500元/股的时候,绝大部分投资人都“坚定”认为它能冲上3000元/股,但当茅台股价跌为2000元/股的时候,同样的一波人却开始觉得它“一定”会继续下跌至1500元/股,这样的逻辑其实是自相矛盾的。

 

其实,无论股票也好,债券也罢,其本质都是企业价值的衍生品。衍生品本身并不具备价值,其价值决定于底层资产的价值。对于股票来说,它的底层资产就是企业。一旦投资人想清楚这件事,很多有关投资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当企业的基本面发生变化,如商业模式发生变更或遇到经营性困难导致现金流干枯时,代表企业的价值本身发生了变化,股价随之发生波动也是合理的。但在近期的市场波动中,优秀企业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改变,其未来增长的动能依然充足,这时,不建议投资人过多关注个股股价的波动。

 

实际生活中我们都懂得一个道理:东西打折的时候就代表着要“买”,价格升高的时候就代表着“不该买”。但在面对股市时,很多投资人容易却容易被股价波动的噪音而干扰,忘掉这个买卖的基本逻辑,也忘掉“真正决定股票价格的实际上是企业的价值”。

 

实际上,优秀公司的股价下跌可被视为“黄金坑”,是一个布局的好机会。在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核心资产价格出现接近腰斩的跌幅,可以说是一个“捡便宜”的好机会。我相信,未来上市公司的股价大概率会回归于其内在价值。

 

 张吉华:

反复“择时”和进行风格博弈的做法不可取

 

最近市场波动加剧,一些投资人向我们表示:“自己投资的基金产品,净值先上升又下降,心里很不舒服。”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曾经拥有过很多收益却又失去了它,比从未拥有过可能还要痛苦。

 

但投资人更需要明白的是,连专业人士都很难完全踏准市场的涨跌,与其为“失去的”短期收益而叹息,不如培养自己对市场短期波动的“钝感”,着眼于长期收益。

 

如今,普通投资人在短期内进行市场风格的博弈,难度越来越大。以2020年为例,上半年成长风格在市场上风头一时无俩,但从下半年开始,成长风格有些停滞不前,反而价值风格的表现更为占优。对于一些喜欢“追涨杀跌”的投资人来说,本来上半年坚守于价值风格,一看成长风格表现好,就在下半年放弃价值风格改上了成长风格的“车”,这样的“博弈”导致投资人“完美”错过了2020年牛市的投资机遇,“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此,我不建议普通投资人在市场中反复的“择时”和进行风格的博弈,对短期扰动可以看得淡一些,建议投资人把投资期拉长,选择长期业绩过硬、深耕企业基本面、风格不漂移的管理人并长期陪伴

 

郑科:

低估值模式下更倾向于布局“战术性看多但长期看空”的板块

 

一些投资人喜欢纠结于搞清楚自己到底身处于“牛市”还是“熊市”,但其实在我看来,“牛市”、“熊市”总是相对而言,所谓的“熊市”也可能是结构性的“牛市”,就比如今年。

 

今年的基金投资会有些“难”,难点在于要从海量良莠不齐的资产中寻找真正优质但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核心资产。在目前估值相对较低的模式下,我更倾向于布局“战术性看多但长期看空”的板块,如银行股。在“金融反哺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对银行股长期看空,但近期一系列政策变化又促使我对银行股进行了一定的“战术性”布局。消费板块则正好相反,从长期角度来说,我看好消费赛道发展成为未来的“长坡、厚雪”,但短期内可能会对该板块予以规避。

 

在选择基金经理方面,建议投资人更着重考量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优秀的基金经理往往具有独立判断,哪怕他的判断与市场短期趋势相左,甚至不被绝大多数市场人士所认可,但他还是能够做到坚守己见、不人云亦云。

 

投资的方法有很多,但好的投资一定不是一味借鉴他人的投资经验,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性格和意志品质,形成更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论,并努力把它做到更好——这是嘉实基金对基金经理的要求,也是我希望更多投资人能够借鉴的投资理念。

 

董福焱:

今年可能是新、旧市场趋势进行切换的“拐点”之年

 

我对今年市场的判断是:今年可能是新、旧市场趋势进行切换的“拐点”之年。旧的趋势是:过去三年来,资产不断趋向于“抱团”;新的趋势是:未来三到五年,市场或将逐渐步入通胀周期。

 

春节前,“抱团股”和顺周期板块股票出现了“普涨”,但二者上涨的逻辑并不相同。“抱团股”先前的上涨更多是源于市场情绪的变化,因此在节后并未持续。但顺周期板块的股价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一直持续往上走,并最终在今年春节后形成了爆发之势,该板块的上涨是有宏观因素作为支撑的。

 

我预估,顺周期板块的股价会在2021年第二季度有所回调。但经历一段回调期后,随着欧美疫情的好转和疫苗接种率的大幅提升,预计顺周期板块还会迎来一个量价齐升的阶段。

 

节后市场的高波动性对基金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基金经理具有更高的回撤控制能力,一方面也要求基金经理拓展更广泛的能力圈——只会买医药股或只买白酒股大概率不再容易取得好的业绩表现,平衡型的投资风格可能更适合于目前的市场。

 

孙斌磊:

布局生息类资产的重要性和性价比有所提升

 

2021年春节后,市场波动性增强。这种情况下,布局生息类资产的重要性和性价比相较过去几年得到了大幅提升。

 

为什么?在全球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不论是中国的邻国日本,还是欧美传统强国美国和英国,都出现了一个趋势——权益资产在居民资产配置中的占比得到了较大提升,更多的投资人减少了现金的配置,而更多从风险资产中寻找收益。

 

提升权益资产投资占比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以中国为例,过去几年,投资信托产品很容易收获两位数的回报率,但从去年开始,信托和固收类产品的投资回报率大概只能维持在5%左右的水平,显著低于同期权益类资产的平均年化回报率。目前来看,投资权益资产的风险性价比相对有所上升,而机会成本在下降。

 

当前,全球经济已经开始出现复苏的苗头,市场担心美联储的流动性或将收紧,而其他央行或将跟进,从而导致货币政策可能出现转折,这也是近期美元利率快速上行、市场出现下跌的一个重要的推手。未来,市场波动性可能继续增加,此时配置波动生息类资产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马会驰:

结构性钝化效应下,对资产管理人的选择尤为重要

 

结合目前的市场形势,我会给投资人三个建议:

 

一是今年权益投资市场大概率会出现结构性的钝化效应,建议投资人相对往年而言压低收益预期。投资人若想收获和去年相同甚至更高的投资回报率,难度会比较大,因此对资产管理人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科学看待港股的估值。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港股的估值很便宜,但其实港股的整体估值水平虽然较低,但值得购买的优质个股估值却并不低。港股整体估值水平较低的原因是存在着很多成交量非常低的股票,它们压低了港股的整体价值中枢。正因为有这些股票的存在,所以港股的整体估值抬升效果其实还不如A股。 

 

三是在今年的市场背景下,建议投资人多加关注以下两种资产管理人:

 

1、中观层面具有更大优势即板块管理做得更好的管理人。以行业集中度为例,配置多个行业的管理人大概率优于集中配置某一行业的管理人。当市场风格发生轮动的时候,分散的行业配置通常意味着管理人拥有一套独立的“逃生”体系。

 

2、在基本面方向具有更深厚研究功底的管理人。他们通常能够更好地屏蔽市场情绪,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更多回归于价值判断本身。

 

游凯峰:

不确定时代下,企业主更应做好企业资产与家庭财富的隔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赚钱目的,于我而言,赚钱的意义就在于:让自己和家人以不低于现在的生活标准而继续生活下去。等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天,我希望能够把自己的钱留给我想要留给的人。

 

这样的要求说简单也不简单。人生中充满着很多不确定性,对一些企业主来说,一个不靠谱的“合伙人”或是一个突发的“黑天鹅或灰犀牛”事件,就有可能令其毕生的财富都“化为乌有”。而他们在创业初始及企业经营有一定规模时,往往容易忽略家庭财富与企业经营之间的资产隔离问题,从而很有可能会导致企业财务问题牵连家庭,令所爱之人无法与自己共享财富。

 

财富的“创富”只是第一阶段,“守富”和“传富”更需要智慧与先见、坚持与决断。“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建议高净值投资人学会综合运用信托、保险等工具对企业资产与家庭财富进行隔离,以系统的财富管理和传承计划在家庭、企业之间铸造一道坚实的屏障。

 

欲知嘉实财富产品详情请致电您的理财顾问,或致电400-021-8850
重要声明 
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接收人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不应被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载于本文的数据、信息源于市场公开信息或其他本公司认为可信赖的来源,但本公司并不就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本文转载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信息等,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场。本公司不保证本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文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无论何种情形,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投资产品/产品组合前,请认真阅读产品/产品组合相关法律文件。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并充分理解产品/产品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产品/产品组合。产品/产品组合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未来表现,其他产品/产品组合的业绩并不构成产品/产品组合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及本公司不保证产品/产品组合投资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